Mar 17, 2009

汉字“废简复繁”很值得推行 [转贴]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原因有三:
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2 、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
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

潘委员的“废简复繁”提议虽然不新鲜,但很值得挺一下。国人是该到了精神重建,文化复兴的时候了!繁体字,这是中华民族的符号,不可以随意篡改和丢弃,至于有偏激的朋友说,要恢复繁体字还不如恢复甲骨文,不然恢复为篆书,隶书也成。甲骨文现在几乎没有人认识,其中的道理就是中间文化断了层,现代的学者只有靠猜测才能勉强识别。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明,为什么消失了?他们的子孙已经不知道先辈们曾经创造的灿烂文明到底是什么样了。金字塔,空中花园永远成了未解之谜。先辈们是谁,已经被后辈遗忘,他们麻木的生活在那片曾经辉煌的土地上。这是多么的可悲!可叹!

简化字来源于草书,早在南北朝隋唐时期民间就开始流传,为有别于正体字而被称为「俗体字」,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已,在正规场合人们还是用正规字,所以当时的人们能同时认识一个字的两种或多种写法。这就好比我们在家干活时,为了方便,喜欢穿随便的粗布衣物,可外出会客时依然会换成正规得体的真丝衣服一个道理。

这里之所以把简化字比做粗布衣服而把繁体字比做精美的真丝朝服,就是因为汉字在简化了笔画的同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简化了笔画,使很多字外形相近,识别率大为降低,于是阅读速度反而变慢。由于人一生中看字的时间是写字时间的无数倍,哪怕作家也一样,所以整体来说却是适得其反。同时,由于简化字增加了很多偏旁部首,从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些新造的部首和字,在书法家的眼里就比繁体字粗俗难看得多。另外,由于把很多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合并成一个简化字,经常导致语意的混乱,并使汉字本身内在的词源关系丧失,使整个汉字系统出现结构紊乱。

“废简复繁”一经提出,反对声便不绝于耳,理由无非就是“繁体字”笔画太多,写起来太费时间,简体字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甚至有网友质问,“如果全部改用繁体字,那老百姓还活不活?”难道使用繁体字,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那老祖先们又是如何活下来的?港台同胞是否因繁体字而痛不欲生或效率变差了呢?不要言过其实,如果有人认为时间宝贵,写繁体字太麻烦,我想日文可能更适合他们,那些汉字偏旁部首式的日文岂不是比简化字更简化?!

当初推行简化字的另一理由恐怕就是为了消除文盲,让劳苦大众也能识文认字。事实上咱们简化字推行了四十多年,可至今文盲仍一亿多,半文盲更不计其数,相反,在台湾,依然是繁杂的正体字,可由于政府注重教育,扶助平民子弟入学,到七十年代就扫除了文盲。由台湾与大陆这组比较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普及教育的关键不在文字笔画的多少,而在政府用心的多少。

赞成简化字者还认为,汉字不就是个代号吗?代号不是越简单越好吗?与其花那麽多时间来学认字,不如多花时间来学习真正的文化。其实这是种误解。汉字每个字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一个固化的资讯模块,在学认字写字的同时就是在学习中国的文化。比如奋的简化字把中间的'隹'字简化掉了,隹是什麽?它是种候鸟,下面的田代表鸟的栖息地,这个字说明候鸟只有奋力展翅,才能完成南北迁徙,去掉隹就丢掉了奋的最本质的资讯。另如:愛,要有心才是爱。可是现在的简体字,哪里还有这点含义?雲,有水才有雲,水蒸气雾气形成了雲,简化字又给简化没了。而且还把毫不相干的字混合取代,经史子云之云和天气雲雨之雲是完全不同的,升斗米粮之斗和战鬥之鬥(二王关在门里,当然是鬥了!多么形象)是完全不同的意思。繁体字一目了然各自所表述的意义,而且容易记忆。简化字呢?魚是在水裏的動物,可現代的“鱼”都不在水里游了。

简化字是有其方便书写的优势,但其最大的弊端,即致命伤就是割裂了文化,使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命脉被简化字割断了。由于那么多新字出现,废除了那么多繁体字,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哪怕是大学生,也很难阅读40年前的报刊,更别说在那以前的古籍了,中华文化被拦腰砍断了。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在百年校庆时发行了一百张限额的「百年书签」,印刷精美,成为海内外校友争购的珍藏品。谁知里面错字连篇。如「桃李芬芳」错成「桃李紛芳」;「直挂云帆济沧海」错成「直掛云帆濟蒼海」;「坐拥书城,富甲一方」错成「座擁書城,富甲一方」。北大文人都闹这样的笑话,可见中华文化后继无人也。

在中华历史上,除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断送了先秦以前的先皇教导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外,对文化的巨大损伤就数这次的简化字了。活生生地把后来的炎黄子孙隔在了祖先文化长河的外面,让新中国出生的人成了“文化无根人”,成了文化荒漠里的人。

汉字简化是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那个革命的年代,什么东西都想革一把命,也不论革得革不得。汉字简化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断层。古籍可以简化,但先人们留在各处的遗迹却是永远抹不去的,青年人看繁体字就像看外文一般艰难,这样还有多少人有兴趣去研究学习本民族文化呢?民族文化不能被后辈传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统一的国家,竟然有两种文字,这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是非常不利的。综合比较,汉字恢复本貌实在是利大于弊!所以国家很有必要逐步恢复繁体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