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2, 2009

空间可能很小,世界可以很大

上星期大学校园里连续发生了两起学生自杀事件,其中一起还涉及了伤人后自杀,引起广泛的讨论。很多意见都偏向于谴责学生的个人行为和心理素质,我也不否定学生要负主要的责任,但是如果从社会和社会生态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事件,却有很有趣的发现。

记得小时候甘榜的木板屋子,房间也是板隔的,隔音功能很差,隔壁房间里不论发生什么事,一般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那个时候的生活是没有隐私权的概念,即使没有什么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对那些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人,相对于现代的生活,其实对他们都有相对程度的了解,对他们所面对的生活问题也略有所知。

即使是邻居,也是鸡犬之声相闻,却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因为对彼此的生活都太清楚了,有些时候甚至是纠缠不清的,分不清你我,完全不像是没有亲戚关系的。大人打孩子太凶时劝停的,夫妇吵架时劝架的,缺米缺盐时借米借盐的,手头拮据时借钱标会的等等。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什么隐私,但是大家的心窗,就像我们甘榜房子的门窗一样,除了睡觉的时间外,是永远打开着的。

后来搬到市区里的组屋,环境比甘榜复杂,我们的世界多了一道常常上锁的“铁门”,尽管如此,甘榜的习惯难改,门窗还是开着的。对邻居的状况还是很了解的,很信任的,家里没人的时候可以很放心的把家里的钥匙交给邻居代管,邻居出远门时也可以将他们的钥匙交给我们。

直到生活富裕了,大家都装上冷气了,从此彼此的大门和窗口都关上了,彼此都交往少了,疏远了。再后来又流行了无比宽大的虚拟空间,从此沉迷在虚拟空间里的人,连心窗也关上了,遨游在宽大的空间里,却不懂得和真实世界里活生生的人沟通交往了,就这样制造出很多封闭青年,宅男宅女。在生活上遇到问题时,都分不清是虚拟还是真实,把真实的当成虚拟的来处理。

虚拟的空间很大,但是他们的世界很小;我们以前那种没有隐私的生活空间可能很小,可是世界很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