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20, 2008

走过身份危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管是华校生还是英校生,大多数都得面对一番挣扎,给自己的身份一个定位。这身份的危机,在一个以英文为主导的社会里,对英校生的影响不算太大,因为很多都能卸下包袱,还很荣幸能当一个“香蕉人”。倒是像我们这种外黄里不白的人,两头不着岸的;里面变白了,对不起祖宗;不变白的话,对不起自己的肚皮。

能正视身份危机,是在美念书期间,遇到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他们的英语虽然差强人意,却都以能够说母语为荣,当时在一起,感觉他们形象很高大。中国台湾的同学很羡慕我们能说双语,但是我心里清楚得很,我们只有两个半桶水。半桶中文,半桶英文;中文再怎么好,没有中国台湾的同学强,英文再怎么行,也没有英国美国人棒,两头不着岸。

还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美国人,能够包容那些在美国出生,而又不懂中文的华人,但是对来自亚洲,反而不能说华语的,都觉得有点怪怪的。

经过一番挣扎后,还是扛起那个放不下的包袱,决定做个“芒果人”,不管外面是绿的、黄的、还是带红的,里面永远是黄的,还要是深沉的,浓浓的那种黄。

这样的民族尊严危机,并不是唯一的一种身份危机。长时间在中国和香港工作,对那里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形式很适应后,不知不觉地把它们带进新加坡的环境,但是却显得相当格格不入,偶尔还有点冲突。这又引发了思维方式的身份危机,常常自问自己到底是新加坡人,香港人,还是中国人。

能解读身份危机,就像找到了自己的弱点,正视自己的弱点一样;给身份一个正确的定位,就像克服了自己的弱点;要解决危机,就能往大处着眼,往主线着手。

我希望,未来我不用去面对任何形式的身份危机,因为我是地球人 … 我们都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