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30, 2011

自我放逐(二)。。。指路宝

高原上一个只有一个加油站一间汽车旅馆带餐厅和几户人家,但是在地图上却有一席之地的小镇人对我说,夏天来的旅人都是冲着“地质博物馆”来的。

餐厅里其他用餐客,除了我之外,大约十一二个左右,也相信几乎是该镇的所有人口,他都认识。因此对在淡季前来这个“鸟不生蛋”地方的陌生客,特别殷勤,或许说是因好奇而产生很多话题更为贴切。

他慎重的指示路线,先走东9号--45哩,转北89号--42哩,然后东12号--123哩, 再来东24号--42哩,再来南95号--122哩,然后191号转163号转160号转98号共--200哩…

我听不下去了,“跑那么远的路去看一个地质博物馆?”结果得到他风趣的回应:“我可能很老,但是我不糊涂,不可能让一个远道而来的稀客,入了宝山,却空手回去。”然后提高半调的说:“它能够让你开五六天的车,总共一千多哩,路的两旁,都是博物馆的展品!”

去过号称是最壮硕地质景观的大峡谷,也没有像这位小镇老者说的那种千多哩路两边都是地质展区的景象。就冲着他的盛意推荐,虽有点半信半疑,还是决定走它一趟。

Mar 27, 2011

自我放逐(一)

一个研讨会和两个展览相继在北美举行,中间有一个星期的空档,可以好好的放逐自己。

完全没有计划,只知道要往像苏武被放逐的地方去,也不想到网上去搜集资料,就在拉斯维加斯租了一部车子,见到高速公路就开上去,然后就一路往逃离城市的方向行驶。一路上也不见有什么像罗布泊的地方,直到累了就找个地儿过夜。

隔天一早,凭直觉来到一个有峡谷的高原地,开着开着,渐渐的那个感觉就对上号了。公路两旁的荒原,一望无际,辽阔平坦得让人对毕达哥拉斯的地球圆形论产生质疑;宽广得使行驶着车子后面的公路像是在被荒原慢慢吞食。

在路上行驶的车辆很少,少到有时个把小时才能看到一辆迎面而来的车子。眼前就是一种上是天,下是地,中间只有地平线和自己。眼前送过来的是地平线上的一个点,慢慢的开阔成了车子底下正在行驶中的这条路,像是在说路生于荒芜间,向前行驶就有路。

这悠悠天地间,后路消逝了,然而前路也在生成中。很期待这路会带我到什么样的地方…

Mar 18, 2011

你的钱,不是你的

定期存款到期了,到银行去办手续。

去之前已经打过电话问过了,说是如果之前没有任何正式指示,就会自动把本金放进另一个月度的定期存款。何谓正式指示?就是需要本人到银行去签的文件。

到了银行,见人龙很长。环视银行内部,发现处理银行业务的柜台已经从以往的十个,缩小到只剩下四个了,难怪人龙那么长。而其他占了银行大约六成以上的空间,都改装成了好多个小小的办公室隔间,在卖银行的其他“产品”。

在犹豫要不要加入人龙排队时,有个人就上前来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跟他道明来意后,他就要我在沙发上等候那些隔间里的人有时间就会来帮我办理。果然很快就有人来请我到其中一个隔间去。

她了解了我的来意后,并没有立刻帮我办理,而是给我介绍她银行的新“优惠”定期项目,耐心听完后还是对她表明要把本金取回。她听了后还是很坚持的介绍银行的其他各式各样她说回报率比较高的产品,等到她介绍完银行的所有产品后,我还是坚持我的本意。然后她有点失望的说她“不能”帮我办理,要我稍等,她找人来帮我办理。

没一会儿,她的上司来找我聊,和刚才一样,也给我介绍了那位小姐介绍过的产品。我婉拒了他。他依然纠缠要我说不肯继续投资的原因,要我说说他们的产品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以便他们可以改进。

我坚持要取回本金然后存进储蓄户口里。他就在电脑里看了看我的资料,然后说现在的储蓄利息几乎是零,把钱存进储蓄户头里而不投资能赚取更高利息的投资是很笨的。

这下子我忍受不了了,对他说;“首先,你在银行里工作,能有权力看到我的存款资料,但是并不代表你有权利以及请你们有点职业道德,别对我怎么挪用和应用我的钱作出任何评价。再来,推销促销银行的产品是你的工作,但是我也很尊重你们工作的听完了你们的介绍了,那我能不能你们也尊重尊重我们的意思,把我们的事情办了。”

他一脸愕然,道了个歉,然后要我稍等,他找个人来帮我办理。结果一等就等了近一小时。直到第一个接待我的那人又过来对我说大家都很忙,我若不想再等的话就到柜台去办理。我无言以对,要是他早这样跟我说,就不用耗俩小时在那里听那么多废话。

柜台前的人龙还是很长,等轮到我的时候,柜台后的那人又对我说:“储蓄户头的利息很低,你有没有兴趣考虑一下我们的优惠定期存款吗?…”,天啊,又来了。

我们的钱到底还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钱?为什么要挪用自己的钱需要这样过五关斩六将?

Mar 15, 2011

太平。湖。记。忆

我们的世界变化快,有时快得让人无所适从,不是所措。

中学时大半时间都在学习如何用对数表,钻研如何查得又快又准,毕业后发现用不着了,有了计算机。工艺学院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画工艺制图,苦练如何用一支木铅笔能画出0.3,0.5,0.7毫米粗的线条,如何一只30/60度和一只45度,以及一把圆规就能画出各种角度和各式各样的图形,毕了业当完兵后发现也用不着了,有了电脑绘图。大学里的科系更是赶不及工业界的应用步伐,一毕业就发现大学是白念了。

生活环境和生活上的变化更是快,从多种方言并存的年代,到用华语淘汰掉方言,到华语也被渐渐的边缘化,前后也就那么二三十年。弄得大部分只懂得方言和不懂得英语的老人家,活得像是聋子哑巴,和社会脱了节。到处都像是永远的工地,不赚钱的和更赚钱的地方,楼房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搞得去到一些较少去的地方,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集体记忆和回忆,在这个地方不值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很难找到憩园。

这次来到了三十八年前到过的太平湖,站在和记忆中相去不远的宁静湖畔,慢慢环看。那水镜湖面,时不时被微风吹起像群燕低飞的涟漪;那秀气的湖心岛,依然矗立在背山的湖水倒影怀抱中;那湖畔的壮实雨树,用比以前更长更垂的低垂枝干,在触摸湖水;湖边的瘦小马路,依然静静的躺在雨树荫下纳凉。

除了湖边多了三俩游船外,和雨树的树干粗壮了些,其他的都还一样,时间老人把这个湖给忘了,我也想在湖边蹲到能忘了时间。

想起那湖底应该还躺着我那双三十八年前玩到太平湖时不巧破了的鞋子。

湖太平了,是疲惫心灵的港湾,是记忆的归处。

Mar 5, 2011

瓶颈

人生路,必遇瓶颈,频频。

瓶颈,不是个坎儿,也不是什么凶煞。它就是瓶子里的杂质沉淀前的一种淤滞状态,再不处理的话就会慢慢的凝聚然后沉到瓶底变成浓稠的渣滓。

并非作业的环节出了什么差错,亦非方法和途径不正确,正因为一切都太正常,所以才衍伸出这样一种毫无变化,毫不带劲的惯性和常态。每天进进出出就是那栋大厦,那间办公室;见面的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人,说的就是那几句工工整整的台词;每天机械式在处理一些公式化的动作,在重复那不能自拔的重复,深知明天又是另一个今天或昨天。

想要逃出这样了没有生气的重复,不外这两种做法;不是完全抽离去换一个全新的环境,就只能在那潭死水里投下一颗能激起涟漪的石子。

要搁在轻狂的年少时候,可能也不会管它什么瓶颈不瓶颈的,以时下的朝语说,就是“郁闷”,就可以不顾一切的逃脱,全身抽离,去选择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刀快气勇,没有后顾之忧,就因为年轻。

上了年纪,顶了更多社会角色,背负了更多社会责任,承载了无数的期盼和梦想。想到冲出瓶颈,就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勇猛,而是必须瞻前顾后的多方考虑。深知冲出瓶颈之后未必就能海阔天空,也知道瓶颈之外还有瓶颈,还有瓶颈。即使冲出,就能海阔天空,还是要面对取舍的拿捏,因为瓶子内有一些放不下的安全区,瓶子外却有很多未知数。

冲出的难度,与年龄成正比;冲出的频率,与年龄成反比。冲出,真难。

何时才能像独孤求败那样,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无剑胜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