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8, 2008

在台风的上空飞越

飞机在台风的上空飞越。在几乎没有虚席的冷寂机舱里,服务完全停止,空服人员也全都坐定在他们的座位上。茶水间里不停传来物体撞击的相声,头顶上的行李格也在激烈的震动,有些格门弹开了,好象整个机舱就要解体似的。

飞机如过山车般的急速坠降或爬升,心脏差一点儿就从口里吐出来了,五脏六腑都移了位了。

所有的人都摒住了呼吸,慌张的眼神接触到茫然的眼神,产生了绝望和无助,让人寒到心里去。

这样的状况,对长期常做长途飞行的自己,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回。也很清楚知道,人只要一离开地面,一切都已经交给老天爷了。每次遇到这样的状况,都可以蛮镇定,一点也不害怕的,虽然每次都感到无比孤单。

这次,2008年9月28日早上八点,很奇怪的,突然很想给老爸写封信;很想把以前不敢说的,不愿说的,不曾说的,不必说的,千言万语,一道而尽。

这次,难道,害怕了...

Sep 17, 2008

感受月亮

每年过中秋,都是聚聚餐或游游园看看灯什么的,已经快忘记中秋节的主角—月亮了。

不过这也难怪,要在这繁华,天空很小的都市里,能有机会看到月亮,已经很难得了,更别说能看到一个像样的,迷人的月亮。不知道是不是繁华都市里太强的折射灯光,还是城市的空气里弥漫着太浓的浮悬粉尘,在月明之夜看到的月亮,总是很不真实,很陌生,很遥远。

再来,看月亮这动作,是很有趣的。如果很有兴致,很有心思,特意去寻找它,特意去看它的时候,它并没有那么好看。要像是在和它玩抓迷藏似的,当它从树梢或云端爬出来时,很不经意的被一个抬头看到了,这样充满惊喜的明月,才有意思。

若不是那些讨厌的科学家,现在的月亮上,还依稀看得到吴刚在伐树,玉兔在捣药。月亮就是那么让人幻想,让人沉思,让人迷恋,所以才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所以才会千里共婵娟。

这样的感觉,一定要去一个没有现代污染的空旷地,才能找得到。月亮和我最迷人的几次邂逅,有在四川红原上的,有在黄山排云顶上的,有在热浪岛沙滩上的,这次在美国中西部这种方圆五十米才一户人家的平原上也不错。

还有一个很想去感受月亮,却又还没有去过的地方,听一个去过的朋友说过,那里的星星和月亮,是挂在你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西藏高原。

Sep 9, 2008

山。。。

喜欢登高,喜欢远眺,喜欢山。

第一次上山,父亲带我们上了花葩山,让那好奇的眼睛,看看火柴盒般的货车,看看铅笔盒般的大轮船,看看远处的天边海平线。那座不高的小丘,在小小的心灵里,已经有半个天那么高了。见山是山。

长大了不停在找更高的山,能看得更远的山,从金山、云顶、太平山,到五岳、武当、峨嵋、张家界,一山过一山。山上多了,就会将它们互相来比较;华山险,但是没有桂林拔;黄山秀,但是不比峨嵋柔;武当肃,可是那有泰山尊。除了比湖光山色外,也领略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道理,还较仙气灵质。

比较不是不好,只是当它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后,就不能好好的享受登山的乐趣。就好像认定了“除却巫山不是云”后,就可能没法好好的欣赏排山倒海的庐山云,或千变万化的黄山云了。见山不是山。

而今又再次登上蛇口南山,心中没带别的山,站在顶上,海风拂面,望着远处海湾对岸的香港流浮山,一个只有在南山才能看到的景色。见山还是山。

Sep 1, 2008

泵灯

一天,在一家古董店里,看到一盏泵灯,店主说那泵灯还能使用。我有将它买下来的冲动,但碍于价码太高,店主又丝毫没有让我有讨价的空间,就作罢了。我也相信在印度只需二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类似的泵灯。

想拥有它,是因为对它有一种情意结。

泵灯是我们住在甘榜时的主要的照明工具。天色一暗下来,家里的泵灯就点亮起来,高高挂在客厅的正中央,一家人夜里的一切谁前活动,都在那盏泵灯下进行。我们做功课,妈妈车衣烫衣做衣服,父亲看报看书,爷爷奶奶姑叔婶闲聊等等,都在同一屋檐下,在同一盏泵灯下。

泵灯很亮,灯光是白亮白亮的,比一般用灯芯的土油灯还要亮许多。它不像土油灯燃烧液态土油,而是将土油气化了才燃烧,因此效率高,效果好,而且不像土油灯那么多黑烟。

然而,点泵灯是有步骤,有技巧的。姑且不去细述怎样点灯,这点灯技术的传承,在我们家族里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它已经是家里所有男性的成年典礼的主要仪式。能够掌握这点灯技术,接管每天的点灯事务,就算是成年了。

很可惜的,我接管了点灯事务没多就后,就迁到政府组屋,再也不用点泵灯了。